主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资讯
新闻动态
联系我们
  • 13384140006(同微信)
  • 024-43625199 官方网站:http://www.bxxlhyxh.com/
  • service@bxxlhyxh.com
  • 辽宁省本溪明山区水塔路11栋6号
行业资讯 主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资讯

“经常被夸”和“从不被夸”的孩子,10年以后的差距有多大?

来源:本站整理   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2.04.15        浏览:596 次
看你笨的啊,这么简单的题也不会做,真是要把我急死了!你是能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,还至于像现在这么差吗?这点儿进步你就满足了?你怎么不和更好的比一比?当你看不惯孩子的某种行为,或是觉得孩子还不够好的时候,是否也会因为一时情绪激动说过类似的话呢?  作为这个世界上最爱孩子的人,父母说这些话的本意,不过是想通过适当的“批评”和偶尔的“打击”,激励孩子不断前进,不要因为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。 但
  • 看你笨的啊,这么简单的题也不会做,真是要把我急死了!

  • 你是能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,还至于像现在这么差吗?

  • 这点儿进步你就满足了?你怎么不和更好的比一比?


当你看不惯孩子的某种行为,或是觉得孩子还不够好的时候,是否也会因为一时情绪激动说过类似的话呢?

 

 

作为这个世界上最爱孩子的人,父母说这些话的本意,不过是想通过适当的“批评”和偶尔的“打击”,激励孩子不断前进,不要因为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。

 

但不少家长却发现,这样的教育方式,不但没有激励到孩子,反而让孩子变得“一蹶不振”,甚至有点朝着“家长越说,孩子越差”的方向前进了。

 

难道,这是孩子故意和家长对着干吗?


经常被暗示的孩子

大脑会发生惊人变化

 

心理学博士洪兰曾提出一个观点:“大脑会一直不停地因为外界的需求,改变里面的神经分配。”

 

并且,她还表示:“大脑的观念是一个循环,它会受到环境的影响。大脑产生观念,观念引导行为,行为产生结果以后,结果再去改变大脑。”

 

 

换句话讲,孩子的大脑是可以被语言“改变”的。

 

所以,千万不要小看语言的力量。日常生活中,父母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,都会在不经意间给孩子传递出积极或消级的暗示信号,对孩子的行为、表现造成影响:

 


如果父母一直坚定地鼓励孩子:你很聪明,只要你坚持努力,不气馁不放弃,就一定会有收获有进步!

 

孩子的大脑就会接收到积极的语言暗示,并用行动不断地证明这个暗示,满足父母的期待,变得越来越优秀。

 

与之相反,如果父母经常用贬低的方式反向激励孩子:就你这一天天吊儿郎当的,这都学不明白,以后肯定考不上大学!

 

孩子的大脑理解不了父母的“反话”,只会片面的接受话语里的否定,产生“爸妈从来没有认可我,是我太差了”的观念,在消极的语言暗示下变得越来越差。

 

 

这也就是为什么,有些家长越是说孩子胆小,孩子的性格就越内向;越是批评孩子磨蹭,孩子做事就越慢;越是说孩子笨,孩子学习就越吃力……

 

在父母的眼里,这只是一句督促、一句批评、一句怕孩子“飘”了的打击,但隐藏在话语的消极暗示却让孩子误以为是:无论我怎么做,爸妈都不会满意。

 

生活在否定里的孩子,会变得自卑


《青少年蓝皮书》曾做过一项调查,问题是:孩子最不喜欢家长说的几句话。

 

参与调查的27.5万个调查对象中,过半的孩子都选择了——“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”

 

别人家的孩子,短短6个字,却蕴藏着强大的消级暗示力量。

 

亲子教育节目《少年说》中,一位叫袁璟颐的女孩,一直生活在被“别人家的孩子”支配的痛苦里。

 

因为有一个班级第一、全年级第一也是全校第一的好朋友,所以袁璟颐无论做什么,无论怎么做,都很难得到妈妈的认可与表扬。

 

 

久而久之,袁璟颐变得自卑,甚至是因为妈妈语言里的负面暗示,让她开始质疑自己。虽然非常想让妈妈看到自己的努力,也想证明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,但最后她告诉妈妈的只有:

 

“你们老是打击我,我就一定会觉得自己很差。”

 

而对于一直以来坚持“少夸奖多否定”教育方式的袁妈妈,给女儿作出的解释是:“我觉得你的性格就缺打击,不打击一下你就容易飘。”

 

 

其实,父母说这些话的目的很简单,就希望孩子能够通过对比保持上进,保持清醒,既能好在当下,也能好在未来。

 

可这种“打击式”的善意提醒,听进孩子的耳朵里,就会变成一种否定:


我就是学习不好,就是差,就是不如别人家的孩子。我什么都做不好,爸妈批评我,打击我,他们不爱我。

 

 

渐渐地,孩子会迷失在消极的语言暗示中,把注意力完全放在缺点上,看不到自己的进步,最后就真的成了父母口中那个“学习不够好,性格胆小,坏习惯多多”的问题孩子。

 

鼓励与认可,会点亮孩子的人生

 

曾有一个网友匿名分享过自己的童年经历,在她的回忆里,自己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差,学什么都慢,理解能力也不是很好的孩子。

 

上小学时,班里大部分同学都能考满分,而她不仅从未考过满分,每次还会被老师留下来查缺补漏。

 

  

但即便如此,每次考完试回家,妈妈都从未批评过她。

 

直到有一次,难过的她终于忍不住问妈妈:“我是不是真的很笨?”

 

而妈妈出乎意料的回答,如一束光般照亮了她的人生:

 

“锅越大,开水就越慢。他们的锅小,所以很快就开了。但是你的锅大,得慢慢开。你现在可能不如别人,但你以后会比别人做得更好!”

 

正是妈妈的鼓励与信任,给了这位网友积极的暗示,激励着她不断前进。后来,她不负所望,考上了人民大学。

 

  

哲学家威廉·詹姆斯曾说过: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。

 

相关研究数据也表明,孩子的潜能大小与父母的肯定有着紧密联系:


经常处于负面评论的人,潜能仅能被开发20%-30%;

如果能得到肯定,就能上升到50%;

如果得到来自家庭的肯定,那么潜能可以被开发70%-80%。


换句话讲,如果父母在孩子进步时给予真诚的表扬,在孩子失意时表达及时的鼓励,孩子并不会因此而变得盲目自大、自负不凡,而是会被积极的语言暗示唤醒潜能。

 

千万别小看自己对孩子说过的话。有时,这些话会拥有“扭转乾坤”的力量,为孩子点亮更好的人生。



教育孩子
父母如何恰当使用“积极暗示”?

 

也许有的家长会问:教育孩子,难道只能夸着、捧着,不能批评了吗?这样养出来的孩子,以后进入社会不会更加玻璃心,更容易被挫折打败吗?

 

答案当然是:不。

 

因为不现实,也完全没必要。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,所以家长的教育方法也需要各有侧重。

 

就像著名心理学者洛萨达提出过一个命题,一个人积极向上的情绪是由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综合而成。当积极情绪为17,消级情绪为6,两者的比例约为2.9:1的时候,人是最积极向上的。

 

所以,教育孩子,我们也可以让批评与认可并行,用1句批评+3句鼓励的形式,让孩子保持积极。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通过语言向孩子传递积极的暗示,不妨试试以下2种方法:

 

1、对事不对人

 

为了帮孩子及时改正错误,改掉坏习惯,不少家长都想尽了办法,操碎了心。有时候,难免一时气急,就口不择言地给孩子“盖棺定论”:

 

比如“我就没见过你这么差劲的”,“你真的是太笨了”,“你从来都是这样吊儿郎当的,马马虎虎”,“你就是不如别人家孩子”……

 

家长的本意并不是骂孩子,但小孩子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,并将这些话变成自己的观念。



所以,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父母要坚持“就事论事”,只评判这件事的对错,而不是完全否定孩子的一切,比如:

 

当孩子因为怕被批评而撒谎时,比起说他“小小年纪就撒谎,长大以后肯定没出息”,不如告诉他:


“知道你是害怕被爸妈批评才说了假话,爸妈相信你不是故意的,犯了错,及时改正就还是好孩子,爸爸妈妈不会因为你偶尔一次做得不好就不爱你。


2、及时的认可

 

父母在孩子的生命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,恰恰是来自父母的鼓励、认可与肯定,才能激起孩子的生命活力,赋予孩子不断迎新挑战的底气与动力。

 

  

特别是对于性格敏感的孩子来说,激将法并不适用,挫折教育用在他们的身上只会适得其反,孩子不仅得不到激励,还会因此而生活在被贬低的痛苦里,变得更加自卑。

 

像这一类孩子,他们更需要鼓励的加持,在父母积极的语言暗示中,建立自信。

 

所以,如果你的孩子性格敏感,而你正好看到了孩子的进步,或者孩子的新潜能、天赋被挖掘出来,请及时告诉他:“妈妈相信你,你可以!"


 

比起大人,小孩子更容易接受暗示。因此,千万不要小看“暗示”带给孩子的强大力量。“你真棒”与“你真笨”,虽然只有一字之差,但却会带领孩子前往不同的人生方向。

 

而成长路上,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暗示,莫过于一句“我相信你”!


编辑:董浩

审核:袁明忠

客服:024-43625199 官方网站:http://www.bxxlhyxh.com/
手机:13384140006(同微信)
地址:辽宁省本溪明山区水塔路11栋6号
辽ICP备20006916号-1    技术支持:逐日科技   
  • 关注我们
  • 关注我们
返回顶部